近日,市委書記陳敏爾在潼南調研時強調,“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”,“要充分發揮政治建設統領作用,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,堅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、王立軍流毒,推動政治生態整體向好、持續向好”。 “政治生態”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以后進行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與“從政環境”一并提出的一個概念。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旗幟鮮明講政治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要求,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迫切需要,是鍛造優良黨風政風、確保改革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。 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,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,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,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。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加強政治建設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,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、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、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;自覺提高黨性修養,利用“三會一課”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等載體,定期學黨章黨規、學理論先進,補足精神之鈣,真正做到心中有黨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責、心中有戒。 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,必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。黨內政治生活是鍛煉黨性、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。黨員干部要經常開展組織生活,自覺安裝思想上的“殺毒軟件”,時常清掃頭腦中的灰塵;遵循黨章,嚴格執行《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》,抓好落實民主生活會、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、民主評議黨員等系列制度,執行民主集中制,讓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、實起來、活起來;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,匡正選人用人風氣;堅持黨管干部這個根本原則,突出政治標準這個首要標準,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隊伍。 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,必須嚴明黨的紀律規矩。黨員干部必須守紀律講規矩,(緊轉3版)(緊接1版)特別是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,必須對黨忠誠、為黨分憂、為黨盡職、為民造福,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。要常思貪欲之害,常懷律己之心,既廉潔自律,又管好“身邊人”,真正把黨和人民賦予的公權力服務于民,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敢擔當、善作為。今年,區委啟動開展了“三個專項治理”,對“不擔當不作為”“吃喝玩樂風”和“財務管理不規范”行為將嚴厲查處,且快查快結、嚴肅問責。對那些苗頭性、傾向性的,咬耳扯袖、紅臉出汗;對那些心無戒懼、行無所止,不收斂不收手,頂風違紀的,出重拳、嚴懲不貸。發揮派駐、巡察、審計職能職責,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我區實現“全覆蓋”,為我區走好“三條路子”,做好“三件大事”,實現“四個做大做強”,提供堅實紀律保障。 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,必須持之以恒抓作風建設。作風建設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,是民心向背的晴雨表。政治生態優劣,干部作風是最直觀的標尺。領導干部要當好管黨治黨和作風建設的“指揮員”和“教導員,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,下大氣力拔“爛樹”、治“病樹”、正“歪樹”;堅持抓早抓小,防范“四風”反彈,帶頭落實管黨治黨和作風建設;抓實日常管理監督,通過實時追蹤、適時督察、嚴格考核、反逼問效,及時發現和查糾工作中敷衍塞責、推諉扯皮、庸懶散拖等突出問題,提升共產黨員新形象;發揮廉政教育示范作用和案件警示教育,以先進典型激勵人,以反面案例警示人,引導黨員干部解決“人生觀”“世界觀”“價值觀”這個“總開關”問題,不斷培育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。(本報評論員) 【責任編輯 郭偉毅】 |